1)第205章 人口的冲击于压力_曹操的痞军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十五年春的许都一直很热闹,甚至都热闹了一个多月还没停下来。

  先是北地匈奴尽灭,接着又有三桩重量级的亲事,而且其中两人都是北地归来的灭匈英雄!

  当然这也与曹操一直以来不断的恢复民生有关。

  人嘛,只有吃饱穿暖了才有精力去关心生计以外的事。

  北地的战事不仅是提升了曹操的威望,甚至更直接的提高了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最直观的就是匈奴人原本拥有的大量皮革制品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流入汉庭内部,这的确会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的收益,但凡事皆有利弊,其问题就出现在那些匈奴女子的身上。

  除了大量的皮货与匈奴人的牛羊以及常年搜刮的财物,涌入汉庭的匈奴女子才是个大问题。

  这可真不是件小事,原本的连年大战就让男女比例失衡得非常严重了,而汉朝又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婚嫁制度的,尤其是对于女子一方而言……

  这情况,最早来源于汉惠帝,当初为了恢复人口汉惠帝六年时曾颁下诏书:“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这里的一算约为120钱,五算就是600钱,按照当时的粮价来看,约合720斤粮……

  这份高额的单身税,那真是百姓交不起粮只能嫁女,而世家则是能交得起粮却丢不起人,毕竟谁家养了个老姑娘嫁不出去,那传出去的确也是够丢人的。

  而且这个单身税还是每年都得交一次……

  这种情况平时还好,一旦到了战乱之年,那男子更是供不应求,于是也就有了变着花样的抢亲奇葩事。

  例如趁着别人接亲的时候直接把闺女打扮好抢先一步送出去的;也有直接抢了新郎入洞房的;甚至是去绑了未婚男子回家的等等,都是屡见不鲜。

  而除此之外,家境稍好一些的必然也会想方设法将女儿嫁出去,如此一来提高嫁妆便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毕竟钱财嘛,又有几个不喜欢的……

  于是乎,女子便被渐渐的贴上了“赔钱货”的标签,家里不但得养着,还要为其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否则一旦几年嫁不出去,那就能让一个原本生活还不错的家庭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

  这不得不说,一条原本用来刺激人口增长的政策虽然有效,但其根本还是建立在压榨百姓的基础上的。

  “单身税”不但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变相的提高了男子的社会地位,不过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回头看看现代,高额的彩礼何尝不是在为几千年被封建制度压迫的女子们还债?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这事别说曹操,就连荀彧与刘巴都头疼,虽说这两年粮食的产量有着大幅的上升,但面对那高额的单身税,还是难免会让很多百姓倾家荡产,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酵……

  百姓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